(资料图)
会议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胡志挺摄
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表示,金融支持碳减排成效显著,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城镇化仍在推进,既要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推进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必要。
宣昌能指出,发展转型金融首先要明确概念、制定标准、完善配套措施。转型金融是一种新生事物,要积极参与研究相关概念和标准。人民银行对转型金融进行了初步界定,其所支持的经济活动或者企业有四个特征:第一,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的贡献,对生态保护等环境目标无重大损害;第二,符合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的减碳目标;第三,能效水平要达到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第四,对转型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要有预判要有预案。
制定明确的转型金融标准意义十分重大。宣昌能介绍称,人民银行牵头开展的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坚持先立后破,首批覆盖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主要考虑这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大,所以是先抓重点,同时也是一种示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实施。
谈及完善配套措施方面,宣昌能表示,要完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安排,不断推进转型足迹先易后难,从自愿到强制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人民银行已经推出了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产品,未来继续创新股权类融资工具、证券化产品、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缓释工具。此外,还要加大对转型压力比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人群的支持力度,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当前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全球格局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金融是一个可以团结各方力量的领域。”宣昌能说道,要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自愿与强制的关系、标准制定和监管约束的关系,以标准指引业务,以监管保障落实,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者的关系。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