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务 > 内容页
【新华解读】2022年保险业风险可控 未来应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来源:新华财经     时间:2023-05-04 20:56:57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头部险企和中小险企来说,发债需要经过评级,规模一般不超过净资产的40%,通常中小险企的发债能力比大型险企的要低一些,但是这也要看险企的资产质量和信用评级情况。

在徐康看来,上市险企规模相对较大,偿付能力较为充足,风险评级高,风险费率低。在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分化、监管要求趋于严格、资本充足度要求上行的背景下,上市险企有望凭借较强的经营能力和较高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跑赢行业。

“险企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稳步发展的根基所在。创新业务模式、开拓新增市场业务渠道,才是险企长久发展之根本。”一位业内人士说。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如期完成“明天系”保险机构接管

银保监会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和风险处置。坚决整治恶性竞争乱象,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

通报显示,2022年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整体保持稳定。2022年末,保险业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风险小的A类公司49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104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即中风险公司)16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即高风险公司)11家。

梳理发现,对比2021年末,C、D类公司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数量涨幅最快,增加了7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数量为2021年末的两倍,达到16家。

不过,从2022年全年情况来看,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整体保持稳定,年末风险小的A类公司数量有所回升。此外,2022年银保监会防范化解重点公司风险。一是稳妥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如期完成“明天系”保险机构接管。创新处置模式,建立风险处置专项工作机制,成立专班或专责组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对高风险机构实行贴身监管,防范流动性、涉众事件等风险隐患。二是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出现偿付能力风险苗头的公司,及时采取监管约谈、风险提示、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偿付能力。

2022年,全系统就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谈话128家次,发送监管风险提示函65家次,下发监管意见书22家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5家次,要求11家次保险公司提交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恶化或完善风险管理计划。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