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撑起了航天员生命的保护伞
记者:航天员在空间站回来以后都会跟媒体记者说,其实我们特别依赖地面给我们的所有指令,“曙光”永远在线,当我们听到“曙光”明白的时候,你也是“曙光”的一员。
吴大蔚:我们应该说所有的航天员中心的岗位人员都是“曙光”的一分子,“曙光”只是一个代号,它代表的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集体,是航天员中心,是航天员支持中心。
记者:作为“曙光”,你跟航天员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吴大蔚:好好吃饭,好好锻炼。
记者:你这话我觉得对于所有航天员来说都是像亲人一样贴心。
吴大蔚:再不想吃也要好好吃,好好吃好了才能有劲儿好好干活。所以航天员支持中心跟其他支持中心不太一样,它对的是一个生命,我不是对着一台机器,看它的指标就可以了,远远不是,是要投入大量的感情,把他当成亲人一样,真正用心去做,才能把人的工作做好。
记者:比如逢年过节会想家,会想娃,他们会跟你说吗?
吴大蔚:会,因为我们不用等到他们去说,我们会定期给他安排心理的支持,他们可以跟孩子天地视频通话聊天,会给他上行家里孩子小的视频,日常生活的记录。
记者:生活是具体的,他们在轨的生活也是特别具体的。
吴大蔚:是琐碎的,是具体的,但是又是实实在在的。
新一批航天员采用这样的训练方案
如今,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将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也表示,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计划,为了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需要,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记者:现在新一批的航天员在长成,你的每一个任务都是新的吗?
吴大蔚: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实际上比较成熟了,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更多去努力,但是新一批航天员队伍他们出身背景不同,你是工程师,你是载荷专家,还是你是驾驶员,你来自空军,你还是来自科技人员,你到底是什么出身,我们对你的方案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在给他定训练方案时候,一定是在大的规则、原则、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他任务的要求,结合他自身的特点制定更有效的一个训练方案,而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们做培养人的工作,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任务的要求,个体的特点具体制定。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