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重启的《花儿与少年》还是《五十公里桃花坞》,以及诸多恋爱、职场分类下的社交综艺,观众爱看,是因为节目中有诸多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社交相关话题。群居社交、恋爱交往、职场社交法则等社交属性话题,每个观众都有切身感受,看着节目中的“社恐”和“社牛”们互相掰扯,观众也乐意展开带有各自立场的讨论。
《五十公里桃花坞2》“尴尬9分钟”堪称社交分析的典型浓缩样板,一场关于谈论接下来做什么的会议,包含了职场新旧人法则、职场“内卷”、挑战和迎合权威等诸多社交话题。节目制造名场面,把解读权交给受众,从而达到议题高热的目的。此类能引发讨论的社交元素,也是不少节目着力打造的看点。《乘风》系列节目带给观众柔性、治愈的女性社交;《向往的生活6》虽然很多嘉宾之间不熟悉,但也能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色的嘉宾之间的互动;《再见爱人》《怦然心动20岁》等婚恋综艺,除了突出婚恋问题,也很凸显嘉宾的社交性格,还引入社交性格测试等,把社交话题拉满;《毛雪汪》《快乐再出发》等节目则打造熟人社交,观众看嘉宾之间上演吐槽、互怼等好友关系。
社交元素、社交综艺的优势是可以以小博大,凭借话题出圈。此类节目不需要大投入、大制作,只凭社交话题的打造就有意外收获。不过此类节目天然带有口碑劣势,嘉宾制造矛盾演绎社交困境是把双刃剑,带来话题度的同时,也拉低了口碑。此外,正在增多的社交类节目,非常依赖综艺嘉宾的表演,如果嘉宾不给力,往往让节目变成“真尴尬”,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