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所说的,就是名声的易得性与圈层化。当「互联网是平的」铲除了某些鸿沟,很多人确实有了更多出圈的机会,比如医生群体。
在健康科普已成「健康中国」战略先手棋的情况下,在短视频与直播已成知识流经之地的语境中,许多医生有能力也有动力让自己被更多人认识、了解、喜欢。
众所周知,健康是人们的刚需,过去三年疫情,更是强化了很多人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呵护健康需要未病先防,加强科普就是预防先行的应有之义。
自2019年6月起,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发展战略就明确,要将健康科普纳入医务人员考核当中。
当此之时,不少医生变身博主,在网上传播医学常识与健康知识,也是用涉医学健康内容的供给满足大众化需求。在「专业就是影响力」的时下,他们天然具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KOL的潜质。
▲抖音上的两位医学科普大V:田艳涛,黄汉源。
结合百姓关切与实际案例,将专业医学概念拆解,据此制作成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医疗健康科普视频,揆诸现实,这已是许多医学大V的通行做法。
已逝的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黄汉源,就是位科普达人。去年90岁的他,还坚持在抖音上科普各种乳腺疾病,抖音纪念号「黄汉源乳腺专家团」堪称一本应对乳腺疾病的百科全书,粉丝数迄今已突破965万,点赞数更是高达7492万。
黄汉源们的专业科普汇聚而成的健康内容生态,作用就摆在那:它降低了健康知识的获取门槛,增进了普通民众的健康素养,让很多网民对养身健体、疾病防治等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认知。
02
做科普视频可以,但不能借此导流营销,纵然医生科普有着积极意义,也该坚守这样的底线要求。
现实中,凭借专业形象和白衣天使滤镜,医疗健康类博主确实容易获得用户信任。有从事医生账号孵化的专业人员就称,「在短视频平台,普通人要立一个专业人设是很难的,但医生穿上白大褂往那儿一坐,天然的信赖感就来了。」
但越是这样,医生们越应该自律。
要知道,医生职业有其特殊性,医疗健康议题又事关民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然而,随着医疗健康类内容成为短视频领域的流量富矿,MCN代管理代运营模式蔚为风行,「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的套路化操作也随之而来。
今年2月,有知名医疗大V就针对短视频平台上多个医生「没有看不好的××病,只有看不好的医生」调侃道:「没有吹不了的牛皮,只有无底线的骗子。」更早之前,在2021年2月,媒体曾曝出,那些「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的神医们推广药物的广告,已悄然进驻短视频平台。说白了,这就是把用户当套路对象。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